关于印发《信阳市司法局积极服务和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工作措施》的通知
各县(区)司法局,羊山分局,局机关各相关科室:
现将《信阳市司法局积极服务和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工作措施》印发给你们,请结合工作实际,认真贯彻落实。
2025年3月10日
信阳市司法局积极服务和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工作措施
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、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和省、市有关决策部署,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,为信阳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和全国统一大市场提供法治保障,结合我市司法行政工作实际,现制定以下措施。
一、加强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审查力度。严格落实《河南省行政合法性审查工作规定》《河南省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》有关规定,重点关注涉及市场准入和退出、产业发展、招商引资、招标投标、政府采购等内容,及时依法纠正有损市场主体合法权益的文件,营造利企护企安企的法治化环境。对现行有效的规范性文件进行动态分析和评估调整,着力破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政策壁垒,维护国家法治统一。
二、开展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监督活动。强化行政执法监督力度,严格行政检查标准、程序,完善部门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,持续规范涉企行政检查行为,防止违规异地执法、选择性执法、趋利性执法。加强行政检查统筹和涉企行政合规指导,优化跨部门综合监管,按照“谁主管、谁监管”原则,推动建立由行业主管部门牵头、相关部门参与的长效监管机制。深入推行行政执法“四张清单”制度,指导行政执法单位更多采取包容审慎监管和柔性执法方式。
三、提升律师法律服务能力水平。持续开展“万所联万会”、民营企业“法治体检”等,依法为企业提供法律咨询和合规指导,帮助企业适应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规则和要求,避免不必要的法律风险;通过律师参与立法咨询和政策解读、研讨等形式普及市场规则,提升各级政府和各类市场主体法律意识,避免政策执行中的偏差。
四、强化涉企矛盾纠纷排查化解。加强人民调解组织、人民调解协会、人民调解员队伍建设,开辟涉民营企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“绿色通道”,加强民营企业矛盾纠纷源头预防、前端化解,着力提升涉企矛盾纠纷排查化解质效。积极推动商事调解组织建设,打造“一站式”线上调解通道,打破市场要素流通壁垒。加强与市级行业主管部门沟通,推动行业性、专业性调解组织向更广行业专业领域拓展。持续完善诉调、警调、访调工作对接机制,降低市场主体维权成本。
五、高质高效开展公证业务。落实公证证明材料清单制、一次性告知、“最多跑一次”承诺,满足各类市场主体便利化、个性化公证服务需求,提高涉企公证服务质效。落实公证收费最高限额,商事类、财产类合同的公证收费不得超过标的额0.15%,赋予债权文书具有强制执行效力的公证收费不得超过债务总额的0.2%,鼓励公证机构对困难市场主体酌情减收公证服务费用。充分利用电子数据存证平台、知识产权公证服务中心,加强产权平等保护,帮助企业建立健全专利、商标等保护制度。
六、推进司法鉴定行业规范化发展。加强专业培训,从行业规范化建设着手,全流程指导管理,督促鉴定机构和鉴定人严守执业纪律和职业操守,强化惩戒制度刚性作用,加大对涉及司法鉴定有效投诉的调查处理工作,切实维护司法鉴定工作的良好秩序,确保司法鉴定事业的健康发展。为企业提供优质鉴定服务,切实把司法鉴定服务各类市场主体发展落到实处。
七、开展精准普法营造法治氛围。落实“谁执法谁普法”普法责任制,大力宣传有关平等保护、公平竞争、便利交易流转、激发市场主体活力、防范风险的法律法规,常态化开展民法典宣传,对市场主体开展“靶向式”精准普法。创新开展“1部门+N部法律+N案例+N视频”活动,制作生动有趣、通俗易懂的普法内容,实现“指尖普法”新常态。
附件:简明问答《信阳市司法局积极服务和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工作措施》解读